事件的起因是网传在某电竞赛事期间,李某某与一名乌克兰籍的电竞选手发生关系。
事后呢,该男子不仅将两人的私密视频公之于众,更在粉丝群中用一天拿下中国女孩的激烈言辞“嘲讽中国女孩廉价如巴西牛排”。将个人事件似乎演变成对一个国家女性群体的冒犯。
学校公告公布女生全名,导致其及男友隐私信息被公开,事件演变为“网络处刑”。
年轻人在情感冲动下做出一些行为,虽然可能不符合传统道德观念,但罪不至被开除学籍。
而且在整个事件中,她同样是受害者,外国男子恶意传播视频和发表不当言论,对她造成了极大伤害,此时学校的严厉处罚,无疑是在她伤口上撒盐。
网友1评“其实女生也是受害者,能谴责她的,只有她的男朋友,其他人没有资格”
网友2评“我也觉得学校的做法过了,女生是滥情但也没犯法没害人,严格来说她已经为自己的滥情付出惨重的代价了,真的以后社死!可是这个外国人也很恶劣很low呀,吃完人还把别人隐私放上网还洋洋自得,就是因为性别不一样,做了同样的事女性下场真的惨!男性呢?轻轻带过!自爱自尊这种事永远只要求女人去遵守?”
总结就是,部分网友认为:李同学其实没做什么。但学校对涉嫌违法的外籍男子束手无策,却对私德有亏的自家学生下了狠手。虽然是为了以儆效尤,但这种做法也让人觉得有违公平。
他们指出,在外国男子将事件上升到对中国女性群体冒犯的背景下,李某某的行为客观上损害了学校形象和国格。
别说什么学校对渣男和李某某做法不一致,人家学校又不是执法机关,哪里管得了渣男。管不了渣男,就不该处理李某某吗?这又是什么逻辑?老是在说李某某是受害者,可她自己就没责任吗?主动跑去搞不正当关系,还允许对方拍视频,害她的人不光有渣男,还有她自己。
学校应该用的是公告送达,所以必须指名道姓。估计是因为其他途径联系不上了,这是最后的办法,所以公告这种方式是很无奈的。归根结底,自爱的人根本就不会遇到这种事情,还委屈,委屈个鬼。
下面有网友补充:学校公告后5天才30人次浏览量。被某些公知宣传后才天下传。
有人看到校规的威严,有人共情个体的遭遇;有人愤慨性别不公,有人强调自我责任。这场舆论风暴,恰是社会多元价值观碰撞的缩影。
或许没有绝对的“对与错”答案,但在不同声音的交织中,我们得以窥见校园管理、涉外治理、性别观念里的复杂褶皱。
如果网友评论的都是真实的,那学校几次三番送达通知,女生没有签收,忍无可忍发了通告(此方式需公布全名),站在校方立场,此举或为履行程序的无奈之举。
有因必有果,如果女生没有在有男友的情况下,与偶像越界接触并允许拍照,就不会有后面的隐私曝光,源头还是自己。
记住:“越是没有人爱,越要爱自己。低到尘埃里的人,并不能开出花来,只能任人践踏。”
渣男可恶,为了炫耀自己的性魅力,不惜伤害粉丝感情,吃干抹净后还不忘贬低女性,可想而知其人品,真是粉错了人。
无论怎样,这事对姑娘们来说,倒是个提醒:跟人相处得把眼睛擦亮,别光看表面光鲜,不是外面的月亮更圆更大。
要自爱,外面也有渣男,渣男不分国籍,当他全身而退,你却全网污名,这样的代价真的值得吗?